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简介
学校概况
中共肇庆市委党校(肇庆市行政学院)成立于1956年8月,市委直属正处级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与市行政学院、市社会主义学院实行“一个机构三块牌子”管理,校(院)内设10个行政科室〔办公室、党委办、人事科、教务科、培训一科、培训二科、总务科、财务科、科研办(图书馆)、信息网络中心〕、6个教研室(哲学教研室、经济学教研室、党史党建教研室、政法教研室、社会文化与统战理论教研室、市情研究中心),1个所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(肇庆市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管理中心)。
中共肇庆市委党校(肇庆市行政学院)是肇庆市委直接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,是党委的重要部门,是肇庆市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,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,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。
教学培训
注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学中心,已积累近百门该体系的专题课程,形成涵盖“总论+分论+特色”课的专题课库。多门专题课、案例课被中组部、省委组织部、省委党校、省社会主义学院评为精品课程、优秀基层课程、优秀实践案例,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展播。
注重聚焦主责主业。打造“1+2+N”教学体系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1条主线、作为教学重中之重,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2个必修单元,结合N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形成立体式教学模式。
注重特色课程开发。依托我校实训室,开发模拟新闻发布会、应急处置实训、模拟法庭专题课等模拟互动课程,结合产业振兴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开发多门案例研讨式课程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发诵读家书等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,增强学员参与感和培训实效性。
注重教学相长、学学相长。强化培训“问题导向”,组织举办主体班“两带来”专题沙龙活动、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”读书分享会、主题学员论坛、学员微课,以及开展学员咨政调研、招商实践锻炼、信访包案锻炼等培训环节,促进学员学思用贯通。
教学基地
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挖掘肇庆红色资源、历史文化资源,在全市打造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、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、包公文化园等现场教学点八大类62个,整合资源、创新载体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形成“特色鲜明、重点突出、增强信仰”的党性教育品牌。同时,积极发挥生态资源、农业资源优势,打造多个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、新兴产业等教学内容的现场教学点,帮助学员了解市情概况,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。
科研成果
紧紧把握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基础支撑的要求,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,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充分发挥干部培训、思想引领、理论建设、决策咨询作用,大力推进“教研咨一体化”发展,积极开展理论研究、课题调研、决策咨询、政策宣讲等业务。近年来,在省委党校、省社会主义学院、市社科联、校级等各类课题立项112项,其中1项课题研究成果被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主编的《广东调研》采用刊登;在核心期刊、学术性报刊等公开发行刊物发表文章377篇,编辑出版《肇庆干部培训》、《理论参考》等学术交流刊物,刊登我校教研人员和学员优秀科研成果86篇。切实发挥党校“思想库”“智囊团”作用,2022年,编辑《党校智库专报》4期,全部获得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,其中1篇决策咨询报告被《南方智库专报》录用。
人才队伍
注重人才引进、培养和使用,根据教学科研、行政管理、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,建有一支政治强、业务精、作风好的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工作人员队伍。校(院)编制120名,行政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,教研人员执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,现有教职工109人(参公管理人员53人,事业人员38人,工勤人员17人,另有1人为高层次人才)。专职教师34人,包括正高职称2人,副高职称9人,中级职称20人;博士4人。
办学保障
把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作为工作运转的重要保障,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要求,配备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,持续提高管理水平、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。校园占地面积约120亩,总建筑面积约5.25万平方米,建设有综合楼(包含教学楼、报告厅、行政楼)、肇庆市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、图书馆、学员公寓、学员食堂、文体馆、室外游泳池等,拥有多媒体教室、研讨室、多功能会议室、应急管理和媒体应对实训室等,配套干部培训系统、一卡通管理系统、录播系统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,可同时满足600名学员开展培训和召开会议需求。校(院)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累积量约7.5万册(件),拥有中国知网等开放存取资源,供教职工和学员借阅查询。同时,学员公寓设标单房间、标双房间和套房,学员食堂可供600名学员同时就餐,露天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共有停车位约600个。
校园采风
校(院)地处获“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”称号的肇庆新区。肇庆新区北倚鼎湖山,南临浩瀚西江,苍翠的九龙湖镶嵌其中,与羚羊峡遥遥相望,环抱广利、永安两大湿地。校(院)坐落其中,与新区山水相互呼应,尽显优雅秀丽。